总觉被大殿下给坑了。 然而有什么办法。 审吧。 在庄严而威武的仪式之后,陈瑛率先发难,狠狠的拍了一下惊堂木,喝道:“堂下何人,所犯何罪,速速报来。” 气势拿捏得很足。 黄昏却有点走神,他在看陈瑛手中的那块惊堂木。 这就是块惊堂木。 类似法官手中的法槌。 据记载,惊堂木在秋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唐代之前,“惊堂木”并无图案,只是为方便起见,将其顶面做成弧形而已,唐太宗时期为了美观,在惊堂木上雕刻动物图案,有龙,有虎,有狮,不一而足。 武周永昌年间,朝廷把惊堂木图案规定为龙形,取龙乃皇权之象征意。 宋代为卧龙,张牙舞爪。元代刻三爪或四爪龙形。 明代龙形略有变化,嘴凸头大,颈身肥,刻有五爪,且头上有角。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将惊堂木上的龙形加以统一修改,使之嘴缩身瘦,看起来就像一条小蛇。 惊堂木因使用人的级别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帝王使用的称为“镇山河”,又名龙胆,一拍四海皆震,意为至高无上的权利;皇后使用的称为“凤霞”,意为母仪天下,霞光天;宰相的名为“佐朝纲”,又名运筹,意为一人之下,福佐朝纲;元帅将军的名为“惊虎胆”,又名虎威,意为统领三军,以振军威,县官的嘛就叫惊堂或惊堂木,震人心魂。 据说和尚道士和郎中也有,分别名为戒规、镇坛、审慎或慎沉 所以民间又有俗语:天下惊堂木八分,上至君王下至臣。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圣人一块传儒教,天师一块惊鬼神。僧家一块说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一块落在江湖手,落八方劝世人。 第298章 诡辩无敌,真寂寞啊…… 黄昏看着陈瑛手中那块惊堂木,暗想这玩意儿貌似算文物啊,有文化意义,远不是随便拿个瓷器就能比拟的东西。 得想办法去把朱棣御书桌那块“镇山河”搞到手,或者再去觊觎一下徐皇后的那块“凤霞落”? 留给后代。 加上朱棣的“时代商行”四字墨宝,以后再找时机从袁忠彻手中把《清明上河图》“骗”过来,黄家的后人到了二十一世纪,怕是要一跃成为富贾。 陈瑛一见,哟,黄昏你这是藐视公堂啊。 甚怒。 再拍一下惊堂木,还没说话,赛哈智见状不对,急忙道:“卑职赛哈智,职南镇抚司镇抚使,因和同僚械斗而犯罪。” 旋即又大声咳嗽一声。 黄昏恍然,也急忙道:“卑职黄昏,南镇抚司指挥,和赛镇抚使同罪。” 猛然一想不对啊。 这怎么就成有罪了。 刚想辩驳。 转念又一想,不管怎么说,打架了嘛,是有罪。 于是没吱声。 陈瑛一口怒气被憋在心里,顿时火大,没好气的道:“仅是械斗?你等二人还是从实招来如何谋杀北镇抚司镇抚使赵曦的犯罪事实罢。” 赛哈智看了一眼黄昏。 黄昏微微颔首。 我来。 你在一边看戏就行。 深呼一口气,对陈瑛道:“陈都御史面前的案卷中,应该记载了这几刑部和大理寺的调查结果,上面不是白纸黑字么,何须卑职再来赘述,浪费大家时间嘛,不过卑职要说的是,赵曦之死,和卑职真没有关系,如果硬要说有,那也是因为职事冲突,导致赵曦落水而亡,他这是壮烈的因公殉职啊。” 便宜赵曦这货了。 陈瑛还要言辞,郑赐却轻声道:“黄指挥,据这几调查,已有多名锦衣卫证实,赵曦之死,是你指使赛镇抚使和于彦良两人下的手。” 黄昏啊了一句,“谁说的?” 郑赐也不急,笑着对大堂外的差人说,去提某某某和某某某还有某某某……说了一大串人名后,这才对黄昏道:“他们亲眼目睹,错不了。” 黄昏也不急,对郑赐观不错。 这种无过便是功的官吏,现在对自己而言最是有利。 道:“那卑职和他们对质。” 又道:“卑职虽然认罪和同僚斗殴一事,但谋杀朝堂四品官员,卑职却是没这个胆子,还请诸位明察,不要被小人懵了双眼,要对得起那四个字。” 盯着公堂上的那块匾。 刑部大堂的公堂之上,挂着一块“明镜高悬”。 郑赐暗暗好笑,这家伙好大的口气,不仅没有身为罪犯的觉悟,甚至都没有下位者的卑微。 片刻之后,六七位锦衣卫被带上公堂,在陈瑛“引导”的询问下,都言辞一直的说是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况,笃定是黄昏指使赛哈智和于彦良杀的赵曦。 陈瑛一拍惊堂木,“黄昏,你还有何话可说?!” 黄昏好整以暇。 对于酷吏陈瑛,想不知道都难,和纪纲一样,是永乐朝臭名昭著的佞臣酷吏,对于这样的人,没必要给他好脸。 还是个靠嘴皮子杀人的都御史,远不如用绣刀杀人的纪纲有威胁。 不徐不缓的道:“卑职没看错的话,这些指证卑职的都是北镇抚司的人,众所周知,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不对付,诸位难道就没想过,这是他们串通口供,故意来陷害于卑职么?况且诸位难道没有发现,他们供词之中的漏么?”BJzJnF.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