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外,百姓发出了浪一声的惊叹声,但见一道黑烟直冲云天,但见这黑的钢铁怪物缓缓向前,开始极慢,旋即速度越来越快。 朱高炽坐在车里,目睹远处百姓的惊诧状,忍不住赞叹道:“这火车鸣笛,便是这时代的号角啊!” 也许今起,人类的通就要走向新的篇章。 第1344章 永乐十八年,匆匆而过 福建宁德。 太孙朱瞻基闲的蛋疼,华藏寺那边已经被围得水不通,不管建文旧臣再有何等的势力,都不可能将朱允炆转移走。 强攻? 更不可能了。 福建宁德极其周边,早已将周边卫所的兵力调了过来,为此甚至放弃了沿海卫所的驻防,任由倭寇海盗横行。 所以朱瞻基就无所事事了。 但太孙朱瞻基是最像朱棣的人,福建宁德这边飞鸟难渡,沿海区域因为兵力空虚,被倭寇海盗知道消息后,数次上岸掠夺。 朱瞻基哪能忍? 趁着朱棣的圣旨还没到福建,带着一千锐去埋伏了一波,刚嚣张了几的倭寇海盗在抢劫一个渔村时,面对突然出现的大明锐,被杀了个懵,留下一百多颗头颅逃海上去了。 朱瞻基站在海边,盔甲上干净得像刚洗过一样——他也想沙场舞剑,然而神机营一阵轰之后,倭寇就溃散了,本没给朱瞻基冲锋陷阵的机会。 所以他很愁。 愁的不仅是现在的战争让他无法英勇杀敌,更愁的是没有战舰让他去追击倭寇,而也就是这个时候,朱瞻基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凭什么倭寇海盗可以在我大明的海域里来去自由?难道就没有一劳永逸的方式一次解决掉倭寇和海盗? 水师! 不对,是海军! 朱瞻基暗暗有了个想法,等有一天他能给这个国家当家作主的时候,一定要打造出最强的海军,让大明的海域里,再没有任何倭寇和海盗敢来横行。 而这个时候,黄昏已经在去往趾的路上。 其实没啥大事。 一则是找黎利,让他配合自己,在趾这边继续扩征蚍蜉义从备用兵源,二则也是视察中南半岛的时代集团。 同时要考察一下趾那边,有没有是和建立港口的地方。 称霸海权,多建港口很重要。 不过表面上,黄昏还是游山玩水——就是要告诉朱棣,老子现在不想干了,你还怎么作怎么作,反正大明如今的辉煌,也可以碾其他国家百年之久。 你不配合我让我去北美大陆建国,那我在有生之年帮你把本解决掉就行了。 其他时间,该是老子的享受时光。 经历过之前和朱棣的一次内卷,黄昏是彻底解了自己的桎梏,大明这么大,人口暴涨了这么多,凭什么要让我一个承担起所有? 我也可以自私一点。 所以朱瞻基在福建沿海接到胡濙紧急从宁德送过来的朱棣的圣旨后,越发头疼——黄昏都跑趾去了,谁去和二伯涉? 没奈何。 朱瞻基只得派了个有分量的人去请黄昏,然后他去华藏寺见朱允炆。 和朱瞻基担心的一样。 他虽然见了二伯朱允炆,也说了安排那一万多忠义之士出海的计划,不过朱允炆在没见过黄昏之前,不敢轻易相信,而福建境内的建文势力已经蠢蠢动。 更让朱瞻基扎心的是,黄昏并没有立即回福建的迹象,反而是在趾那边玩得不亦乐乎,只是着人送了封信回来,而且就两个字。 不急。 朱瞻基骂娘的心都有了。 没办法,只能等着呗,不过福建这边那一万多忠义之士蠢蠢动是个问题,不安抚好这一群人,万一爆出群体事件,就意味着必须用暴力手段请二伯去见太祖。 那朱棣的牌坊就彻底没了。 所以朱瞻基没办法,又去了一趟华藏寺,用尽手段,终于得到了朱允炆一纸手书,让那一万多忠义之士稍安勿躁。 福建这边的局势才渐渐稳定下来。 不过朱瞻基这一在宁德城里,守在华藏寺外的胡濙忽然来了,行礼之后坐下,对朱瞻基道:“太孙殿下,那位爷让我带一句话给您。” 朱瞻基正在擦拭长剑,闻言有些意外,“二伯有什么话要叮嘱我?” 胡濙道:“那位爷说,大明妖臣,已可凭一己之力掣肘朱家天室,岂是大明之福,瞻基若是不期望我朱家王朝出现权倾朝野之虎之臣,不至有阿瞒之祸害皇权,则宜转呈师叔,妖臣不可长留。” 阿瞒,就是曹。 终究是朱家人,朱允炆也不愿意看见大明皇权被黄昏一个臣子给削弱了。 朱瞻基愣了好久。 杀了黄昏? 倒是可以一劳永逸,但问题在于黄昏给大明带来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将大明带到了一个以往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哪怕是朱瞻基,也对黄昏怀着更大的期望。 不愿杀,也不能杀。 他想起了那一黄昏和皇爷爷之间的关于海外建国的谈,现在连二伯都这么说,看来让黄昏离开大明是最好的策略了。 皇爷爷倒是做了退步,已经下旨让工部和兵部配合,只要黄昏愿意出海,就将各地水师的宝船调到福建或者广州,让黄昏组织那一万多忠义之士和蚍蜉义从出海。BjzJNf.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