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佩瑜背在身后的手指尖顿时变得青白。 他的意思是重奕去右边的隔间洗漱,他去左边隔间洗漱,正好能节省时间。 重奕怎么能…… 宋佩瑜忽然抬起头在重奕的瓣上轻咬了下。 没等重奕抓住机会加深这个吻,宋佩瑜已经推开重奕,含情脉脉的双眼弯成愉悦的弧度。 “好啊!” 第137章 被重奕牵着手顺着隔间后新出现的小门步入偏殿,宋佩瑜立刻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气拍在脸上。 他这才发现,他婚前居家两个月的时间里,重奕命人将后殿与偏殿打通,在偏殿修了座汤池。 偏殿中已经点蜡烛,放眼望去除了汤池和汤池边的软塌,只有张巨大的和整面墙的柜子。 今之前,宋佩瑜从未想过自己会怕水,毕竟他会游泳,还专门练习过凫水。 但也以往练习凫水的时候,从来都不会有如此灼热,几乎要将他煮的水温。 也许让他产生‘自己要了的错觉’的罪魁祸首不是水温,而是与他紧密相贴的热度和耳畔越来越剧烈的呼。 皇没有温泉,汤池中的水都是从别处引来。 为了保证汤池的温度不会在不知不觉间降低,以至于正在汤池中的人没及时发现水温变化而着凉,从汤池中有水开始,汤池中的水就不停在动。 下方的排水口将旧水排出,上方入水口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水。 水温还是会有变化,却是在固定的范围内变化。 每次水温发生变化,都会让宋佩瑜觉到前所未有的觉,身体最为的地方本就无法抵抗突然变温的刺。 哪怕只是几不可见的变温,都会让他浑身打哆嗦,想要躲避却避无可避,只能抱住让他如此的罪魁祸首,在罪魁祸首身上留下报复的痕迹。 直到天渐明,宋佩瑜才疲力尽的失去意识,任由重奕抱着他回到婚房。 永和帝格外体谅重奕和宋佩瑜,在大婚前特意强调,要让太子和元君有个悉彼此的过程。 大婚五后,再认亲开太庙。 如此,回门的子就被拖延到了九后。 朝臣们听了永和帝的话,抬起手差点没摸到头发。 太子和元君相伴将近二十年,还需要时间悉彼此…… 陛下言语中的‘悉’是他们理解的那个‘悉’吗? 眼见永和帝和云伯都觉得没问题,朝臣们只能将疑问默默憋回去。 别说,还不好意思问。 宋佩瑜只享受了三天没没夜的生活,就有些招架不住。 他怀疑重奕已经离体凡胎的范围,但是他没有证据。 按理说他也没饿过重奕,重奕怎么还像是八百年没吃过似的…… 委实让人招架不住。 宋佩瑜彻底躺平,出白软的肚皮任由重奕魔爪蹂躏后,重奕才稍稍收敛了些。 第五,宋佩瑜与重奕起了个大早,换上朝服,直接赶往太庙。 天光破晓,第一缕光投在地面上时,永和帝亲自推开太庙大门,带领朝臣们依次进入太庙。 先禀告祖先,太子重奕成婚,元君姓甚名谁出自谁家,再将宋佩瑜的大名写在重氏族谱太子重奕的旁边。 然后再当着所有朝臣的面,授宋佩瑜金册、金宝、金印,让朝臣们正式拜见太子元君。 至此,宋佩瑜和重奕的大婚才算是彻底结束。 望着并排站在一起的佳儿,永和帝眼中的喜意越来越盛,连宣数道圣旨,抒发他的喜悦。 先是大赦天下,赦非死刑非终身挖矿之罪的人,可酌情免罪减刑。 朝臣们早就知道永和帝想要在太子大婚之际大赦天下,听到圣旨的内容并不稀奇,他们更在乎孟公公手中捧着的那些,还没宣读的圣旨。 自从去年太子与元君从兖州赶回咸之时,陛下就透要大封功臣,却始终都没有消息。 如今恰逢太子大婚,又大赦天下,正是多喜临门的最好时机。 朝臣们的预料果然没错,孟公公宣读过大赦天下的圣旨后,永和帝就摸着颜斑驳的胡须,招手让重奕与宋佩瑜到他身侧,替他宣读剩下的圣旨。 封骠骑大将军慕容靖为英国公。封云伯宋瑾瑜为云侯。 …… 封尚书令吕谨言为安伯 封太子元君之兄宋瑾瑜为承恩侯。 …… 总共就十个爵位,最高是国公,最低是伯爷。 除此之外,永和帝还一口气给肃王府的小郡王们正式的封号和封地。 如此盛况,不仅让赵国朝堂前所未有的热闹,连百姓们也对咸接连不停的喜事津津乐道。 尤其是宋府一门两侯,甚至有可能出现一公两侯或者两公一侯的盛况,更是以最短的时间传遍九州。 宋氏家主宋瑾瑜身上的两个爵位能分别传给长子和幼子,等到将来太子登基,必然会对元君的家人再有恩封。 永和帝最开始给的爵位就是承恩侯,再给恩封,就是承恩公。 英国公慕容靖无子只有独女,且多年来对女婿异常意,将来爵位不是给女婿就是给外孙。 除了承恩侯的爵位是每代世降,其余两个爵位都可世袭。 正对大赵接连不断的喜事津津乐道的百姓和商人们却不知道,皇和朝堂的氛围非但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乐,反而比战时还要凝重。 太子与元君大婚不久,永和帝与肃王突然在大朝会上发了癔症。 原本只是永和帝神智不清醒,突然倒下口吐白沫,多亏太子反应的速度够快,才没让永和帝倒在地上。 朝臣们正眼巴巴的望着永和帝等待太医的时候,始终坐在原位以手杵头,就连永和帝突然倒地都没反应的肃王也倒了下去。 太子正在御案前握着永和帝的手,无暇赶过来。 好在肃王突然倒下前就是趴在案台上,才没摔倒。 朝臣们见到永和帝与肃王几乎一样的反应后,立刻断定,是有人给永和帝与肃王下毒。 永和帝与肃王倒下后没有昏,而是发出奇怪的声音,手脚疯狂且没有规律的摆动。 急着去查看永和帝与肃王情况的朝臣,随时都可能会被打或者被踹。 平白挨了许多下后,朝臣们才开始长记,纷纷退到远处,小声讨论永和帝与肃王是中了什么毒。 少数朝臣却在见到永和帝与肃王倒下后就脸大变,没过多大的功夫,额头上便浮了细汗。 他们全都死死的低着头,生怕被同僚发现脸上的表情,追问他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侍卫很快便背着须发皆白的御医们回来。 御医们顶着朝臣们的催促,稍稍平息了下口的息后,才凝神去给永和帝与肃王诊脉。 随着御医们的脸越来越凝重,朝臣们的呼声也越来越明显。 已经为永和帝与肃王诊过脉的御医们小声许久,年岁最大的御医才走向重奕,附在重奕耳边说了几句话。 重奕在众目睽睽之下挑了下眉,目光忽然转向正紧紧盯着他的朝臣们。 直到朝臣们抵不住与重奕对视的力,纷纷转开目光,重奕才下令,让人将永和帝与肃王搬回勤政殿后殿。 迫于重奕带来的力,竟然没有一个人敢问重奕,永和帝与肃王为何会变成这样。 可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皇这种地方发生事关朝政的变故,早晚都会被朝臣们知晓。 永和帝与肃王服用米囊至瘾的消息,很快便在朝臣中悄悄转开。 朝臣们刚开始还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 然而永和帝与肃王快速萎靡下去的神,甚至会在大朝会上打瞌睡的行为,还有咸的米囊被一夜之间买空的异常,却让他们不得不相信这个消息。 沾染上米囊,几乎没有痊愈的可能,大多数人都是药瘾越来越大,直到服用至死量的米囊,直接暴毙。 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良好的身体,熬过戒断米囊的折磨。 永和帝与肃王都年岁已高,身上又或多或少的有当年在战场上留下的旧伤…… 以永和帝与肃王神越来越差,朝堂之事几乎都给太子和元君处理,却从来都不肯缺席大朝会的情况来看。 显然永和帝与肃王已经做出决定,正在尽可能的控制米囊的用量,想要拖延最后崩盘的时间。 换句话说,永和帝与肃王最多只有几年好活。 这对正在快速扩张,只差最后一块版图就能统一九州的大赵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事到如今,朝臣们唯有庆幸太子已经大婚,有元君辅佐太子处理政事,太子又牢牢握着大赵兵权。 就算永和帝随时都可能驾崩,赵国也不会发生动。 如此过了半年的时间,朝臣们才逐渐接受现实。 永和帝与肃王最多还有三五年的时间,太子再守孝三年,稳定经历开国之君驾崩的赵国。 六年到八年的时间,正好够赵国训练出水军来。 已经接受现实的朝臣们却不知道,在朝堂上奄奄一息的永和帝与肃王,也经历了与他们差不多的心理过程。 先是越来越暴躁,每天凑在一起大骂陈国宣泰帝做事拖沓。 他们都中毒颇深,苟延残了,宣泰帝怎么还不出后招。 闲暇的子变久后,永和帝与肃王却越来越惬意,在皇钓鱼、查小郡王们的功课、偷偷出去狩猎……做什么都比处理公文有趣。 怪不得那么早就让权给老太子的楚皇如此长寿。BJzjNF.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