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问话的大妈羡慕得不行。 丁香胡同这几年陆陆续续有不少住户搬走。但是真正还会回来看老邻居甚至给老邻居送年礼的, 还真没有多少人。 而何玉燕、顾立冬夫 ,则是少有的经常过来跟邻居唠嗑。偶尔还会给邻居介绍工作的好人。 “那你赶紧过去。看天气预报,晚点可能会下雪。” 何玉燕 受着寒风吹在脸上的刺痛 ,也知道要早点回去。今年的天气不太好,快过年了还没下过大雪。这些大雪憋着,说不定待会儿就开始下猛的。 冯大妈早听到这里的动静。从摊位走了过来,招呼两人朝大杂院走去。 走的时候,还不忘叮嘱几个相 的胡同大妈。让她们帮忙看着摊位。 何玉燕看向那个最热闹、面积最大的摊位,心里一阵 慨。 这个摊位是她跟顾立冬一时心血来 ,想出来的一个小摊子。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要变成便利店的趋势。 这次他们夫 过来,除了要给邻居送年礼,就是想要跟冯大妈谈谈这个摊子的事情。 摊子是他们夫 出钱建造的,用来 引人的彩电、售卖的货物都是他们家提供的。 论理,冯大妈是帮他们打工的售货员。 不过当初两家是谈好分成的,何玉燕他们夫 也不在意这么些利益。 这样的合作关系一直持续到了今年。 最近夫 两人都在做产业调整,手头上有些店铺考虑转让出去。 而这个小摊就是其中一个。 冯大妈没想到何玉燕他们过来,不单单是为了送年礼。居然还涉及到了摊位的事情。 “不行,你们夫 两真不想管这个摊位的话,我可以接手。但是,一定要给你们转让费才对。” 何玉燕没想到冯大妈这么坚守自己的原则。有点无奈。 刚他们夫 把事儿说了出来。重点是以后胡同口的那个摊子就是冯大妈的了。他们夫 两不准备要啥。就是大彩电也不准备搬走,就留在那给大家增加娱乐。 毕竟他们家也不缺这个大彩电。 哪成想冯大妈听完后不是直接答应,而是直接说要给转让费。 外面现在一个普通摊位的转让费都很吓人。胡同口那个摊位多方便啊!周围人又多,付钱也没有那么抠抠搜搜。这样好的摊位,冯大妈不说想要那是假的。但是,就是这样,冯大妈觉得自己肯定要给转让费。不然,自己就觉得亏心。 于是,冯大妈不管何玉燕怎么说。咬死就要给他们转让费。 而且,还要加上大彩电的租金。 这可真是一位实诚的大妈。 但事情该怎样处理,夫 两人早已经有了共识。 花费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跟冯大妈谈妥。摊位转让费他们不要。目前还有多少货物,按照进货价折算出来。另外就是大彩电,冯大妈决定以五百块的价格买下来。 目前市面上的大彩电也有,但没有他们这台质量好。而且他们这台大彩电一手价格在九百块左右。所以五百块这个二手价格 公道的。 “那大妈这几天正好是年底盘账。你可以趁着这个时候,把货物数量盘出来。等我们这边确定账本后,再 接钱的事情。” 两方都是讲道理的人,对于这些细节确定就很迅速。 等聊得差不多了,郑大妈看了看手表,热情邀请他们夫 留下,等吃了晚饭再回去。 何玉燕摇头:“不了,外面的天 不太好。我们早点回去吧!” 事情是在何玉燕家里谈的。现在都谈好了,夫 两人就准备关门走人。 不过在送冯大妈出门的时候,正好就听到了董建设在胡同那大声说话的声音。 “招商会结束了吗?怎么这人现在就来大杂院?”何玉燕皱眉,看向自家男人。 顾立冬看了看手表,现在是下午四点左右。董建设在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有其他目的。 果然,马上就听到他再说什么招工的事情。 走在前面的冯大妈摇摇头:“哎,董建设这几年没怎么回来。他家的都对他意见都很大。现在在说什么招工的。我去瞧瞧是怎么一回事。” 看着冯大妈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夫 两人不由笑了起来。 这几年冯大妈的变化不大。还是那个热心肠又努力的大妈。她依然是二号大杂院的管事大妈。平时管着大杂院以及胡同口的小摊。 靠着胡同口那个小摊,冯大妈赚了不少钱。听说会留一部分给二儿子曹德学娶媳妇儿。 不过,曹德学是个能干的。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进入工作。而是留在学校继续读研究生。冯大妈好不容易盼到他研究生毕业了。结果他转头就跑国外去读博士去了。 因为是公派留学,曹家也没花多少钱。 曹德学前往留学的学校,跟邱向花的大学还在同一个城市。 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邱向花是隔壁江婶子的女儿。大三确定要出国留学后,就一直很努力地做各种准备。终于在大四毕业的时候,申请到心仪的学校。拿着全款奖学金出国。在国外呆了几年,硕博连读。算算时间,应该明年年中就毕业。 何玉燕跟邱向花一直都有联系,知道她过得很好。跟曹德学也有联系。两人准备明年毕业后就回国加入科研研究工作。 外头的热闹并没有散去。 何玉燕心里想着这些事情,看男人锁上家门。就拉着他的手,准备出门开车。 结果董建设已经拉着一堆人跨过垂花门走了进来。 跟着过来的人大部分都是胡同的大爷、大妈。何玉燕一看这阵仗就想起几年前董建设搞出来的那些事情。 董建设一进门看到何玉燕他们夫 两人也是一愣。接着居然若无其事地朝他们点点头。然后继续说话: “大家也别着急,都听我说,都 我说。这次我跟人合伙搞了个保健品厂。厂子现在缺二十个工人。优先手脚麻利,上过初中的年轻人。大家谁家里有人想要进厂子的,都可以来找我。到过年前我都会住在大杂院。” 确定好了各种信息后,这些大爷、大妈才心 意足地离开。 何玉燕听完后,觉得他的动作也太快了。说不得工厂早就在生产了。 回去的路上,何玉燕就跟自家男人聊起了这个。 顾立冬点点头:“我看他那个样子,应该是想赚一波快钱。这厂子很可能是从别人手里 过来的。厂子、工人、产品啥的都是现成的。至于去招商会,估计是想拉更多人一起进去。” 毕竟现在保健品真的是一个风口,每天都有许多同类型的工厂诞生。 顾立冬一个不搞保健品的,都听说过这两年保健品市场的火爆。 就说他们超市,明明不卖保健品的。但经常会有客人来问有没有卖保健品。说没有的时候,顾客还不乐意。问他们那么大的超市,为什么不卖保健品。 这可真是让他们哭笑不得。 这保健品超市虽然可以卖,但是顾立冬觉得这东西不靠谱,有风险。他不想卖这些,免得以后出什么问题。 董建设的动作很快。 刚过完年,何玉燕还没开始上班,就从大杂院的邻居那听说,董建设已经在丁香胡同招够了员工。这些员工培训一个星期就可以上岗了。 何玉燕倒是没有多去关注这个事情。 最近她也要重新梳理自己名下的店铺。文具店进入了正规,按照目前的趋势。除非是网购时代来临,不然经营上不会有问题。几家文具店都被她买了下来,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未来如果文具店这行做不下去。她也能手握几家铺子。 除了文具店,何玉燕还有一家回收站。 这几年,回收站一直健康运营没有任何问题。虽然利润对比起文具来说不算高。但一直都没亏本。里面工作的人也一直是康大爷跟卢大妞的亲爹。 不过,康大爷年纪大了,马上就要65了。他虽然说可以继续干下去,但是康家人都不准备让老爷子继续干活。 加上卢大爷年纪也不小了。何玉燕又不准备再招人。 于是,这家回收站也面临着关门停业的问题。 没错,是关门停业。这家回收站包括房屋何玉燕早就买了下来。她不干回收站的话,也能继续干其他事情。 不过回收站位于荷花胡同里面,周围并没有学校。在这里开文具店并不划算。 所以何玉燕有点纠结。把回收站关了后,这个房子能干些什么?毕竟这里的面积还 大的。 “哎,想那么多做什么?我要是你的话,干脆把这破房子卖了。拿着钱去充到孙氏珠宝商行里多好啊!” 说话的女人是康大爷的小女儿。对方今天过来是帮康大爷收拾留在回收站的东西。 昨天何玉燕就跟康大爷、卢大爷谈好了回收站的事情。然后给两位老爷子结清了他们的工资。还给发了些奖金,算是给他们的工作划上一个完美的句话。 现在听到康大爷的女儿忽然说出这句话。何玉燕忍不住问道:“婶子,你也是孙氏的会员啊!” 女人点头:“可不是!我跟你 就直说。现在开回收站又赚不到几个钱。像我爸,一个月在你这里干活只能拿到七十块钱的工资。但我存了三千多块在孙氏那,一个月利息就有一百多了。” 何玉燕听到这个金额,马上想起之前听说过的。然后发现这收益率好像下降了一些。 那头女人还在继续:“所以说,开回收站不值当。我看你这院子破事破了点。但是 宽敞的。应该能卖个千把块。到时候拿去孙氏充到会员卡。一个月啥都不用干就能拿几十块的利息多好啊!” 这么高的利息,说明风险更加大。 虽然这几年孙氏的会员数量一直在增加。这个会员回馈听说收益一直比银行要高一些。有时候甚至高得吓人。 连续五年的稳定收益下来,渐渐 引了不少一直在观望的人。 但何玉燕面对这样高的收益,不为所动。 女人见说不动何玉燕,表情变得不太好看起来。 但何玉燕并不在意。反正她跟康大爷关系好,跟对方的女儿并没有多少 情。 看着这人嘀嘀咕咕离开的背影,何玉燕叹了口气。 顾立冬在仓库那边整理废品,听到外面的动静走出来。 “又是想拉你一起投资的?” 何玉燕点头:“可不是嘛!我看她那样,真怕她把康大爷的退休金都给 到里面去。” 他们夫 都是有钱人。这几年孙氏的发展势头强劲。加上会员回馈金一直都很稳定。 引的人自然多。而想要靠拉人头的方式赚钱的人也不少。 何玉燕他们夫 两人都不知道被人拉过多少回了。刚康大爷的小女儿显然也打起这样的主意。也就是康大爷今天不在。不然她肯定不敢这样。 “哎,连着五年都很稳定。即使一开始警惕 高的人,估计也会相信了。” 何玉燕想到后世的各种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就觉得这样的投资方式不可靠。但良言难劝该死鬼。他们的朋友中暂时没有的人存在。但是,往来的供货商中,有不少人都参与进去了。 就连顾立冬旗下的司机,也有人在孙氏那投了不少钱。 何玉燕不知道孙家人是怎么利用这些钱的。但连续五年都能正常运行,这个会员回馈金肯定有一定的运营机制。 她一个普通人,就希望资金链没有断裂的时候。BjzJnF.COm |